建设农村社区“示范点” 助力基层治理“创新局”

索 引 号: 011396186/2020-168784 主题分类: 其他 发布机构: 市民政局 发文日期: 2020年12月17日 09:01:59 文  号:无 效力状态: 有效 发布日期: 2020年12月17日 09:01:59 名  称: 建设农村社区“示范点” 助力基层治理“创新局”

发布日期:2020-12-17 09:01

   “十三五”时期,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各项指示精神,潜江市民政局积极履职尽责,强化工作落实,坚持“创新、示范、提升”工作理念,全力打造“设施完善、服务便捷、管理有序、环境优美”的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,初步形成服务设施大幅改善、治理水平显著提升、自治能力深入拓展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
一、坚持政治引领,增强建设推动力。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,成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,构建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部门配合、地方主抓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机制,压紧压实工作责任。坚持高位推动。市委市政府认真履行政治责任,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领导,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,抓在手上、扛在肩上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召开农村社区建设动员会、推进会、专题研究会、现场观摩会、督办会16次,有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。加强政策指导。先后印发关于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强化党建的若干措施《关于开展“党旗领航、村民理事”建设工作方案(试行)》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》和《“十三五”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》等系列指导性文件,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总体目标、行动指南、指导方向,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政策保障。强化党建引领。大力实施“党建+农村社区建设”,开展“党旗领航、村民理事”建设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夯实村民主体地位,着力构建“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,村委会--村民小组--村民代表--村民一核四级治理体系,结合推动城乡社区民主协商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,建立湾台理事会48个,化解常年困扰基层社会治理土地流转、困难救助、民风易俗等各类基层矛盾286件

二、强化平台建设,增强建设保障力。坚持将公共服务场所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,加大资金投入力度、完善资金保障措施。“十三五”时期通过整合省财政810万、市财政940万,地方配套3000余万,组织、卫生、文体等部门资金1700余万,共计6400余万元,建成85个农村社区“示范点”,着力打造一批以浩口镇东河村、王场镇林圣村、积玉口镇荷花村为典型的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“潜江样板”。夯实公共服务平台。大力实施“12345”配建工程,即“1厅便民服务大厅,2场”党群活动阵地、便民活动广场,3队”村“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人员、服务站工作人员、志愿者服务队伍,4室”综合服务社、卫生室、图书室、文体活动室,5站”三留守日间照料站、社会保障服务站、金融助农服务站、矛盾调解服务站、公共信息服务站实现农村公共服务阵地建设一体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。深化软件服务平台。实行“3+10X公共服务围绕党群活动、公共服务、综合治理3项基础服务深化拓展党员服务、社会救助、计生就业、医疗卫生、三留守”人员、住宅土地、农业经济、矛盾调解、文体娱乐、金融信息10类70项公共服务,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健全信息服务平台。大力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和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,整合农村基层综合服务网、“三万”农村网格化、农村科技网、农村供销网、农村党员活动中心等各类涉农网络资源,逐步构建、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,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,推动基层治理进入“智能时代”。 

三、推动“三化”同步,增强建设驱动力。坚持点先行、模式探索、分类指导、全面推广建设思路,紧紧围绕助力脱贫攻坚、实施乡村振兴、打造文旅红城等全市重点工作,积极探索彰显潜江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“范本”。推动建设模式“多样化”。坚持因地制宜、分类实施,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、人文风貌、地理环境等实际,将农村社区科学划分五类,统筹兼顾共同性和差异性,落实“一村一策”、完善建设措施,做到精准施策。建成经济发展型社区 26个、城郊生态型社区23个移民宜居型社区3个边远贫困型社区30个、旅游发展型社区3个。推动建设主体“多元化”。抢抓村(居)“两委”换届选举有利契机,积极构建村民协商议事会、村民理事会、村务监督委员会“三会”组织,推进“三会”协同开展基层治理,激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内生动力;实施“三社联动”,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经常性开展心理疏导、“三留守”人员关爱、特困人群帮扶、社区治理创新等社会工作服务,推动“社工+志愿者”走向基层、走进农村,补齐基层公共服务短板、延伸社会工作服务臂力。近年来,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123个,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48项,举办活动200余场,个案建档800余例,惠及人群10万余人,其中帮扶疫后心理危机人员、困境人员360余人。推动建设环境“宜居化”。紧跟“美丽乡村”、村级生态文明建设步伐,积极营造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,深入开展“十星级文明户”、“十佳婆媳”、“文明家庭”等文化创建活动,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,实现试点农村供电、供排水、道路硬化、路灯亮化及交通安全、消防安全、道路命名、通信网络公共设施全覆盖。

下阶段,潜江市民政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、狠抓责任落实,强化示范引领、推动“以点带面”,全面吹响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“集结号”,为深入实施“东进南扩、产城融合,四区联动、全域振兴”发展战略,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高质量示范区提供坚强保障。


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